|
长期缺乏运动,会有怎样的后果?5 P0 Q& h" b! h' }3 M) B! ]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运动不足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
/ H+ |0 R3 ^; ~9 w' E% d长期缺乏锻炼,会使组织器官机能下降30%。 F# I) N8 R2 Z3 ^; z9 j
一项针对澳大利亚成人的研究报告显示,每坐一小时,预期寿命会缩短22分钟。7 X1 l+ a; M$ D/ _# c1 j6 r/ P
! v+ K4 D- j4 K G6 P2 f) r
如果有一个万能处方,能同时降低血压、血糖、血脂,预防癌症,改善睡眠质量,甚至可以防治40余种慢性疾病,那就是“运动”。' h# E) i5 [4 U/ @/ D; R
国际公认的运动好处
+ z8 c3 M9 K6 N! {& _8 Y. e2018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在对144万人进行了11年的跟踪研究后,得出结论:0 J; ^8 x" P& P2 r
适量运动可以将13种癌症的发病率,降低 10% 以上。我国发病率排名前10的癌症中,至少有8种可以通过运动降低罹患风险。1 [& }5 t8 K3 }0 V
$ A9 i$ S; s0 t- ] e0 E( q$ L不仅如此,运动是开启健康的一把钥匙,对身体的益处数不胜数。
) z* j0 P7 l+ u. z9 ?增强肌肉力量,保护骨骼2 S6 L7 c. X& }* c0 W
美国《体育与运动科学评论》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周从事4次、每次45分钟中高强度有氧运动的男性,其腿部肌肉量增加了5%~6%。( B3 M2 _0 X( q. M. e
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收缩可刺激骨量增加。适量运动能增强骨骼韧性,延缓骨质疏松发展。
8 ?0 Y6 Z( D ]6 a9 m1 Q提高心肺功能
/ f9 s( Q9 v2 k$ d长期规律锻炼可使心脏的重量、容积增大,安静时心率变缓,心肌室壁增厚,每次收缩更有力。
* f: B: n$ s( f; E3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 y& K4 v; C# w% F, p4 j运动有助增强血管弹性,控制血压,防止或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等。
% f' K8 [2 F9 x" l很多研究都表明,规律运动对心血管事件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作用明显。
7 p8 ^) N# b4 H舒缓情绪,减轻压力$ t/ ]8 I! f( w
在缓解焦虑上,运动的功效甚至可媲美药物。运动能促使体内血清素和多巴胺的合成,这正是决定快乐情绪的化学物质,可有效舒缓焦虑情绪。
2 q6 P% N. \2 F0 o1 N, H' L运动还可降低皮质醇含量,有助提高记忆力和专注力,使工作效率更高。
2 |+ H6 `& e+ h# i$ N V
7 V! X/ X; c e3 o" C$ g s科学运动有一座“金字塔”2 v1 c( l4 e' _4 @" G1 o' T* ^; q
运动好处众多,但过度与不足同样不利健康。科学、安全、有效锻炼才是关键,建议遵循“科学健身金字塔”进行合理锻炼。
* I! J6 T+ Q7 @3 n4 w+ i+ ^
; t2 m \* p! M9 |" p
9 w1 W' W5 m7 c4 ]4 o( o% {' f“科学健身金字塔”将运动行为按由多至少的频次分为五类。
- f3 s( v7 z. a) B/ D1 q第一类:基础体力活动
6 @+ I, B2 R5 I" ?包括爬楼梯、做家务、购物、遛狗等。建议活动持续时间要在30分钟以上,每天都可进行。
8 \) @8 S7 a: S" y+ g( x% x- j第二类:伸展运动 b! I0 J4 g5 N4 y1 D8 Z
包括柔软体操、拉伸动作等。建议每个动作持续30秒/次,6~10个动作为一组,每周可进行3~7天。8 D, g% `/ K% @7 [7 D0 H
第三类:有氧+休闲运动
: ]! W! n: {& v( ?4 p. K( e包括游泳、登山、台球、羽毛球、网球等。做这些活动每次要持续20分钟以上,每周进行3~5天。3 ]& k9 \) b- t/ O
第四类:力量锻炼
3 p5 m/ E, `9 }- P包括半蹲、深蹲、仰卧起坐、俯卧撑等。8~12次为一组,一次做1~3组,每周进行2~3天。
+ M; j; T+ `/ D2 Z6 }- d8 b第五类:静态活动
+ k& F4 Z3 r" X# Q包括坐在办公室、看电视、打游戏等,要尽量减少、缩短此类活动时间,最好不要持续进行60分钟或以上。
5 G& a1 o ^; d9 d1 ^( H9 S- O/ O1 |" c% n
不同年龄的最佳运动方案
$ y4 {7 O: R/ o7 F5 t各年龄层人群都有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在选择时应达到如下活动标准:
9 c, C7 H, n. H# d, X
( x9 H8 C( ]: u: t, ]" y" p
9 E+ }2 g& u! p6~17岁人群
0 S( Z: ^1 {, K0 S: M, l d每天中或高强度活动≥60分钟,每周至少3天做高强度活动,包括肌肉强化活动及骨骼强化活动。& ?' c" O% G, U" v. p, h
肌肉强化活动要求涉及所有主要肌肉,包括腿部、臀部、背部、腹部、胸部、肩部。- v. h" G5 ?" u' X! \$ e" a
适应这一年龄段的运动有:
6 H/ |0 L# ]1 u# e中等强度运动有轮滑、骑自行车;
1 m5 }) `- S9 h2 \高强度运动有跳绳、各种球类、游泳、武术等;/ ~1 ]- \$ z0 v( |
肌肉和骨骼训练有拔河、攀岩、俯卧撑、仰卧起坐、跳远、跑步等。
. E k, [3 S9 z, \18~64岁人群' T2 T, x& c% v- J" J) C4 {( ~! U
每周150分钟中强度有氧体力活动,及2天以上的全身肌肉强化活动;或每周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体力活动,及2天以上的全身肌肉强化活动;或相当于上述运动量的混合运动。
' W: h' ^- j- o, q按照这一标准,我国成年人中有近80%的人没有达到。
9 H' U# O+ p$ c: Y锻炼时,可以将运动量分配到每一天,每次时间不能短于10分钟。
$ B* B1 M$ o* J9 `适应这一年龄段的运动有:5 ^0 }6 D& @7 ]
中等强度运动有快步走、游泳、交际舞;
0 y( _% i: y1 M- q' B7 G# Y高强度运动有跑步、负重远足、有氧操、快速骑车等;2 S& P: z& ]3 [/ U
肌肉训练有弹力带训练、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2 N" m5 ]! N- q4 j/ H( E& o6 I7 T
* |; p; e3 M E: a* h
65岁以上人群
' n' d8 x$ M+ s' W2 o$ l原则上与18~64岁人群一致,如果因慢性疾病无法完成,应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性地锻炼。
D i! X0 L: E适应这一年龄段的运动有:3 r/ G3 \! z/ l/ i+ R3 m, l
中到高强度运动有步行、跳舞、游泳、骑车、高尔夫球;
( Z8 T& x5 o7 L" s肌肉训练有哑铃、园艺、瑜伽、太极拳等。
W. K% b& Q- K4 t# O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9 e& y* s+ g; Z, g
* k( N: i9 j7 Q' t) |6 d3 {)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