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99|回复: 0
收起左侧

《方舟子爆料,普洱茶致癌》,这篇文章说的是否属实?

2018-5-17 17: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转自得到APP,《卓克科学思维课》栏目- c( l/ z0 e, a& D6 }! O
有同学问《方舟子爆料,普洱茶致癌》,这篇文章里说的是不是真的? % a) r7 ^3 Z+ L$ w. v& D# o! V
这确实是真的,方舟子在具体的科学细节上在十几年里几乎一个错误都没犯过。% p0 C( r, I1 r# _9 W9 F
可能有些人还没看过,我大致介绍一下内容:$ H+ Y% p! x9 z0 ~' V) ]
方舟子列举了2010年广州市疾控中心在市场上买的70份普洱茶的抽检结果,100%检出黄曲霉素,100%检出伏马毒素,90%的茶叶呕吐毒素超标。7 H" v( I4 b+ k& c! b! `0 g
另外,2012年南昌大学食品工程的硕士重复了广州疾控中心的检测,在市场上买了60份普洱茶,结果100%检出黄曲霉素,100%检出伏马毒素,70%的茶叶呕吐毒素超标。! W6 _1 C  O- v0 y/ H2 W
普洱茶黄曲霉.jpg . j- a; }2 O7 C4 k, \( \& d
而且还列了一个临床医学上的实例,马鞍山市中心医院肾内科一名患者每天喝10克普洱茶,坚持了1个多月后,出现了黄曲霉素中毒导致的急性肝损伤,后来还专门把这名患者喝的普洱茶拿去检测,黄曲霉素含量超过30微克/千克。
3 F) V% B) d0 _. s方舟子也列举了茶叶利益相关者对这种严重问题的回应:& U. G: t* M% T, v
有一个茶叶老院士说茶叶不会含有黄曲霉素,因为只有对人有益的真菌才会在普洱茶里生长,方舟子对这种苍白的解释只调侃了一句,“说的好像普洱茶特别智能,能帮人分辨真菌的好坏”。6 }! q  y; |  V0 t, c7 X
还列举了食品科学顾问对这个问题的解释,这个解释说优质的普洱茶不含黄曲霉素,即便有黄曲霉素,热水沏茶也会杀灭霉菌,而且黄曲霉素不溶于水,每次喝茶,茶叶量只有几克,所以真正能摄入体内的黄曲霉素没多少。$ g& W: H" s) `  \0 I' v1 \
可是这些解释的错误就在于:
+ o7 Z( N" S! Q' l2 k; [6 S& F1.霉菌确实是死了,但黄曲霉素280°C都不会分解 。而且普洱茶往往就是年份越久越优质,而这些茶被黄曲霉素污染得也就越严重。
4 E! o7 g$ q! K5 b2 X6 p( b2.另外想当然地说黄曲霉素量不多,不会造成人体过多的摄入。可前面已经有急性肝损伤的病例了。& w& r2 ~2 x+ Q) b6 r1 s& ^" z
所以目前所有对负面报道的解释都站不住脚。但方舟子只是针对这些反科学或者不科学的辩解怼了一下,并没有给什么普洱茶不能喝之类的结论。8 o7 @+ J1 G  l6 {( p$ l+ V
出现这个关于普洱茶的讨论,是因为最近连续有几位比较有影响力的人出来给普洱茶站台撑腰,之所以撑腰,是因为最近受了一波打击,那就是普洱茶的产地云南省茶业协会下发了红头文件提出:各级政府不允许再为老茶,山头茶,古树茶站台。1 ~  O. p3 `9 H% v/ e$ Q
一个茶业协会发这样的文件其实更大的背景就是政府的反腐。因为最近几年普洱茶价格飞涨,结成了不少利益板块。所以经营茶叶的和反腐的就出现了利益矛盾,针对这种茶的讨论就多了起来。9 ?8 S% n  L  M6 p
普洱茶的过度营销
3 G9 I2 ]2 Z" n8 S1 G因为我平时不喝茶,所以在这个事情出现前,也对普洱茶黄曲霉素超标的问题没有了解。3 Q& t* w. R# N4 L
在查资料的过程中就发现,普洱茶这个行业和保健品市场很像,充满了没有证据的结论。
7 N7 z0 d; _  m' Z1 Q  P/ S不少都是借助传统文化中落后的部分搞营销:
" ?2 I& b1 A" N5 |: ]比如最典型的思维方式就是越老越值钱,最贵的普洱茶是1949年以前生产的,叫古董茶。算来到今天快放了有70年了,里面还放了一张糯米做的纸,称作内飞,作为身份的证明。
# Q: X; `* z/ u) y- c, g2 u3 r不论什么食物,就算是军用的罐头食品,完全密封,加入防腐剂。放50年也会因为各种问题没法吃了。2 D2 P- `7 Q* T$ x
而普洱茶在这种开放环境中保存,里面还放了一些糯米。这种70年的陈年老茶是典型的糟粕思想下的产物。$ |1 G1 P; i( B9 K! V
另外,这个行业的宣传不但是茶叶要老,产茶叶的茶树也是老树为最佳。8 o( |* P6 G, f& L4 ]/ A
说什么百年的老树味道更醇厚。但其实大部分茶树经济年龄是在50年左右,过了这段树龄产量就很少了,茶农都是务实的,不会拖到减产70%还留着老树的。
4 }; u; D! U; p7 ?* S3 Y4 g/ J$ @更可能的情况是,树还是那些处于高产经济年龄的树,只不过在渠道商包装和宣传中声称是百年老树,然后价格乘以3乘以5卖出去。; X. w) w5 G/ V. A! F: S
有害物的分类. D' s" ^7 r4 |/ w, H1 x. [) P+ ~
另外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这句话被广泛误用,只是因为后面三个字耍流氓更容易传播。
. L) v, i( P6 [! F% C4 _. k. j实际上有害物分2种:& A4 k* k" o. I( K  {5 A
一种确实是对身体有害,但因为短时间内可以代谢然后排出体外,没有积累效应,所以这类东西的有害无害是需要谈剂量的。! A( A, ?7 L& K* D( z4 S
比如酒精,喝酒无疑是有害的,但它可以在几个小时内代谢掉,所以喝酒的害处是可以谈剂量的,每毫升血液多少多少乙醇,或者用乙醛的多少来衡量,超过多少以后就对身体有害了。: k$ U" g+ V/ V
另外一种有害物是身体不能代谢,或者代谢速度极为缓慢的,这些物质只要出现了,1微克也是有害的。
5 e$ t, J; S  e. C% Q5 b比如像黄曲霉素,还有很多祖传秘方里的马兜铃酸。对这类有害物质,不用谈什么剂量,也不是耍流氓。因为这些东西谈不上安全线,原则就是尽量避免吃。" K( H* }" q  \. F4 \
黄曲霉素与基因变异$ q3 \: ?& q  k
黄曲霉素的致癌性非常高,在致癌物分级中是最高级别的,它致癌的作用原理也已经研究得非常详细了。; z- d9 [$ K$ B
黄曲霉素会导致 P53 基因上第249个位点上核苷酸从 G 变为 T,听过《卓老板聊科技》专栏中癌症系列的同学应该记得:' c7 M' p- |1 x5 t$ U
P53 被称为抑癌基因,细胞什么时候分裂,什么时候凋亡,DNA的修复,都在它的监控下不敢乱来。
" }( s4 c; v- N& J# F; m一旦 P53 基因上的位点出现变异,细胞癌变的可能性就大幅增加,超过半数的肿瘤组织中都发现了 P53 基因变异。
4 j' D9 P8 C. Z! v( W$ {在动物中的例子:
& ]5 I% Z% N, Z2 G2 g1 M6 ]: b像大象,寿命长,细胞多,按说应该早早就患癌症了,但实际观察中,无论是野生的还是圈养的,大象身上都少有发现癌症。
0 E: h/ q7 u/ r3 U. y什么原因呢?
7 a' E7 O7 I, j- x9 C就是因为大象体内有38个 P53 基因的片段,只要这38个不同时出问题就都有保护作用。% x1 }& Z4 o( @. t, X  J
但人就少多了,只有2个。% J: m1 ~) F: p/ T- U! E
黄曲霉素杀伤的是这么重要的基因,所以它是顶级的致癌物。0 @0 @4 F0 E  V: F% V5 Y4 v
但这种问题到了利益相关者那里就成了,黄曲霉素不溶于水,所以喝了不严重,茶叶的用量小,所以黄曲霉素被摄入的量也少,所以没问题,这实在站不住脚。$ K% L% V# n! Q4 F; I
如果这么说,那是不是也可以问他地沟油每天喝多少是安全的?) U: x. O$ [* t! t, M" i
陈腐思维作祟+ A/ {+ S1 X: q9 Y* [6 W0 j3 s+ l
其实从云南茶商兴起的这股风潮,反映了一种陈腐的思维,就是老的就是好的,越老越值钱。
2 x5 a1 r: K' |0 P* }" U2 q. [+ s有大批人愿意相信老树上的茶更好,这其实挺奇怪的。
4 {1 W+ e1 R% n! N, C在植物的壮年期出产的茶叶不是更好吗?0 I$ v5 Q; c* Q8 K: m- d
你是愿意吃3岁母鸡下的蛋,还是愿意吃30岁老母鸡下的蛋?
$ s, F" ?9 z+ i( I你愿意喝5岁奶牛产的奶,还是愿意喝50岁老奶牛产的奶呢?
, H* k. d7 `7 ~* Y2 B5 C* K' K  p  ]绝大部分人肯定选前者,但怎么到了茶叶这里开始追求老了?/ W- t% U) h1 _6 c) d: j
当然,这个行业里确实也滋生出一些收藏需求,不喝,只存着等升值。' b# b5 q# E# R/ |$ s6 K% Y
认为年头越久越好的价值观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如果是文化领域的,也许是因为有历史价值,但也许是没有的,这就需要更多的文化知识积累来鉴别。1 {* W& c9 X" l* A  J! G9 L& ~) ~* v
但对于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和健康相关,就没必要追求这种腐朽的观念了。
% V. ~% M  ]6 g: R0 j; g世界3大饮料,咖啡、可可、茶,因为需求量都非常大,所以早都已经纳入到现代食品工业的体系里,那些严重过期的饮料简单来说就是不合格食品,就是陈年裹脚布。
( f3 J8 Y2 w& b) j认不清这一点,很容易伤钱伤身。(觉得这篇文章实用的话,可以下载得到APP,订阅卓克的《科学思维课》,你会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 J0 e4 U+ i! b! ~1 h
, ~: G, M' y! @- g- ~/ ?! P%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点推荐

与你快乐分享

关注公众号

手机端访问

客服联系时间:9:00-20:00

QQ:306844925

温馨提示:有疑问请联系客服,我们会第一时间答复

运营中心: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湛江镇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 桂ICP备18007810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