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熬夜快感的本质是什么?% x6 I9 N0 R; R! Y8 K z& P+ B; v' ?
有人说:大概是假装抓住了时间。% `9 T7 i" Z2 z! J4 V, v/ ?- Q
白天“随地犯困”时,立flag说今晚一定早睡;到了睡觉时间,嘴上一次次说再过半小时就睡,行动上继续刷微博、看抖音、打游戏……直到凌晨。. L; s( W$ q+ u7 D0 O8 }
4 Z/ I- `. ]3 |0 P8 z明明意识到该睡觉了,总忍不住再玩一会儿?这是一种“病”,今天告诉你要怎么克服它。; I3 h$ L( B% S2 v* p
六成人“舍不得”入睡& N+ d# A3 t. l4 O6 V
总是忍不住熬夜、即使很困也舍不得睡觉,你可能患上了“晚睡强迫症”。3 I; e$ ~3 Y2 @- K0 E8 |
《2018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3/4的“90后”是在晚上11点后入睡,1/3是在凌晨1点入睡。2 x% j. ~9 J( Y! v( O* \/ d
2015年,《全球睡眠报告》显示,中国人每天上床睡觉的时间为0点32分。& ?+ R' r5 E" p' N0 d) q
《2014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近六成国人不愿早睡。
2 f0 t# e5 r; }2 e+ A, [
]% F) ~8 ?6 w* k% m$ o8 k
晚睡强迫症的症状. W0 p( _# G6 S- X
晚上的时间宝贵,想一个人静静,时间不知不觉溜走了。
2 o/ v+ U( J5 W* f( \敷面膜、抹精华、涂面霜……白天太忙,一定要趁晚上美一下。
, S% e4 u: x3 B1 J1 g爱豆的热播剧、精彩的体育赛事,一集都不能落下。
! R$ t& A3 k( K$ l9 X3 a5 Q a$ Y聊天、看小说、刷抖音……如果明天不上班,能捧着手机玩到天亮。
! t9 Z& F( d- \ J8 A明天早餐吃什么?去厨房准备点干粮吧……! t; j' Q5 r. j0 O
如果上述情形在生活中频频出现,那你很可能患上了“晚睡强迫症”,这一现象在学生、白领等群体中最常见。
9 z0 C2 f- v$ }3 {# d, Q究其原因,主要是心理需要没能得到满足。白天工作节奏快、压力大,醒着的时间都给了工作、应酬、家人,个人休闲时间被严重压缩。
/ M# C& ^$ H+ X* B
! }1 @% N% d% L
有“晚睡强迫症”的人,做事大多爱拖延,睡觉也成了“拖”的一部分。# n8 `/ A$ M/ K4 Y
这类人不自觉地在工作、学习中形成拖拖拉拉的风气,不到最后一刻不完成任务,面对压力形成“拖”的解决办法。此外还有过于执着、敏感的心理。如果这些长期存在就会构成亚健康的人格特征。长期晚睡,“毁容”又伤身
" [( t& [/ Z _6 ?! P虽然0点以后才算深夜,但从内分泌角度来说,23点后睡觉就算熬夜。4 D" z1 o: P0 v5 {) e F/ L
人体自我修复活动大都在凌晨3点以前进行,因此23点~3点这段时间的睡眠质量尤为关键。过了这段时间,即使补睡的时间再长,也难以弥补熬夜带来的损失。
4 ]$ o8 Z, ? [, H0 \/ Y长期熬夜会给身体带来如下危害。! ]* q$ T9 e0 P( N l5 s
1皮肤受损
1 v* \. ?( V, V* n长时间熬夜,人的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就会失调,使皮肤干燥、弹性差、晦暗无光,出现暗疮、粉刺等。
. Z Q ~2 j0 q1 m3 Z: q; C& H2肥胖6 z* Z* c3 j/ e
人在睡觉时,身体会分泌一种叫做“瘦体素”的物质。长期熬夜会影响瘦体素分泌,不利于脂肪分解。( Y# {+ B/ s; G1 l7 ]2 _5 J( m" Q
! Z& S# ` U0 b
2 K' H& ]7 v: q3记忆力下降
f6 h n6 |7 G! }& n熬夜者的交感神经在夜晚保持兴奋,到了白天就会变得疲惫,从而出现头昏脑涨、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状况。
* H8 z ]) x/ @3 w+ b! [; x4心脏病风险高) a1 ~3 A* G. W/ L* @* c
长期黑白颠倒的人,不仅脾气会变坏,内脏也得不到及时调整,使心脏病的患病几率升高。" R" g6 i) k* H! O% K
5肠胃危机- y0 N6 C. g4 U& r% F: X% |
人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平均2~3天就要更新一次,且一般是在夜间进行。如夜间进餐,胃肠道得不到休息,会影响其修复。
) I, {3 a7 h; j N6肝脏受损
% s3 e; V/ B& p5 B+ O& i躺下休息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比站立时多,有利于增强肝细胞功能,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如肝脏得不到休息,会引起肝脏血流相对不足,已受损的肝细胞难以修复并加剧恶化。; R% e! B: K, H, E0 D
7 O# w( u# @- v9 Z
+ X3 w5 S! H9 X; U, R* `& @此外,女性长期熬夜会导致月经紊乱,儿童长期熬夜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导致一系列成长问题。( u; z) t$ D4 W2 z; O* ~* N
满足3个要素,帮你沾床就睡
: b# z6 C; {' [" }* F2 }一个倒头就睡的好觉,主要取决于3个要素:睡眠节律、睡眠动力和放松。
6 d% A9 [+ N: {/ T% U1 b& n下面这些方法,帮你戒掉晚睡,享受整晚安眠。" x1 s& {9 T+ Q# V) c( k, C
调整睡眠节律
4 F( V" z0 k6 o心理暗示. x+ T1 v. |4 q
晚睡族要明确晚上是休息的时间,当大脑告诉你不能睡时,告诉自己:不能被这种思想和意识掌控,我已经很困了,应该马上睡觉。2 Q9 r% [! ]9 z2 L
' [$ S/ T$ ^% Q3 F) P
- ~0 s' i D+ Q/ x J按时上下床: _' d% V, {/ g" S$ l+ F" \
每天坚持固定的上、下床时间,有助养成睡眠-觉醒的规律,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自己的内在生物钟。不管睡眠好坏,都要坚持。6 {9 k6 f% q% |
对于失眠者,建议上床时间为晚上11点左右,下床时间为早上6点左右。待失眠改善2周以后,再逐渐延长卧床时间。一般建议每周延长15分钟,直至达到理想的睡眠时长。0 C- K& ~: i1 \1 u9 ]: [( s
增加睡眠动力
' n3 c6 e! D$ _4 P$ T1 C睡眠动力,也称为睡眠压力。) X8 Z( X* m5 L+ o) A Y
转移注意力
- h8 a6 h. s- s' F. J选择特定的行为取代强迫性晚睡的行为,如用洗漱、做面膜、泡脚、洗热水澡取代上网、玩手机、聊天等,让自己保持在安静和舒适的环境中。
/ C! t3 f/ y7 {& ]. v* H6 d1 g* v4 g
7 K/ k- ]5 g' ], s, P8 a) r取消午睡( L% Z& g. e' M0 K/ { W
保持清醒的时间越长,睡眠动力越大,越容易入睡,睡眠越深。失眠的患者可以尝试不管晚上睡眠好坏,白天不补觉也不午睡。1 d( x4 x% G. a, J0 ?- G
不在床上玩: O6 q+ r1 w# K6 Z3 W' i. k0 F7 p( h
不要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如躺床上看手机、看电视、看书等。& U. {) G! s9 w, t/ l0 Z
适量运动+ [, i0 j) b6 t0 f7 H o
保持适量运动也可以增加睡眠动力。建议每日坚持运动1小时,最好是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尽量在白天进行,睡前2小时应避免运动。
( `; ?$ @% t V! ?放松身心0 }7 _, |, M m7 _ Q* ?- z) s
睡前躯体或心理的紧张,会导致失眠。通过放松训练,可以降低身心焦虑水平,从而促进睡眠。9 D. ]2 e7 m$ u
正念呼吸: M6 J! u) P. o0 q0 n$ S
这是一种对抗压力的方法,可以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身心将得到放松,有助睡眠。
: t2 O- t, d% e, U5 H" J# J. y9 f听舒缓的音乐6 D+ s9 ?$ A5 p; ?. S8 }
睡前不妨听一些舒缓放松的音乐。
& ~& t3 \, q, v. d+ T3 n4 n做自我放松操 R4 ~8 u. ]5 y" P, H2 k3 M, L
让身体感到适当疲惫,从而帮助睡眠。
% l' `8 D9 |3 X* q7 J头部:分别皱紧眉头、鼻子,闭紧双眼,各保持10秒钟后放松。
N) i& h' _) o3 E肩膀:绷紧肩膀,让肩膀高高耸起,尽量去碰自己的耳朵。
9 ?* c9 T/ z( U" e$ X! a手臂:将两侧小臂弯起来,放在身体两侧,靠近肩膀,然后整个手臂一起用力紧绷。
+ E7 I. c& x6 y9 K手部:双手最大力气握拳,一直到无法再握紧为止。( K9 U, n. _* x9 C# R
腹部:尽量收紧腹部,好像别人要向你腹部打来一拳,你在收腹躲避,保持收腹10秒钟。
" s' A8 }) F2 _; v( z Z H腿部:绷紧大腿和臀部,两膝并拢,并将腿伸直上抬。
( o: V# F% T) h脚部:将脚趾慢慢向下弯曲,仿佛用力抓地,保持10秒钟后,将脚趾慢慢向上张开,脚和脚踝不动,然后放松。& Z! Z: B' d% g N
以上小练习的间隔时间均是10秒钟,可根据自身情况在睡前选择1~2种,有睡意后即可停止。0 _ d5 }: R# A/ n7 ` W
说了这么多,其实熊小知觉得还有一招非常管用:手机不带进卧室,今晚你就可以试试。& g( j! E5 |7 J$ v' O7 o
2 m3 h4 f# R( Q" d, a, Q8 @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4 H9 U; F& w8 u$ u4 S#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