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常生活中,说话决定了你的人缘。很多人羡慕那些会说话的人,其实是羡慕他们的好人缘。所谓不会说话,其实就是说话容易莫名其妙地得罪人。什么样的话容易得罪人?我们该怎么避免呢?最近有本新书《好好说话》,有一章专门分析了这个问题,我给你转述一下。
2 t8 o) X% ~: U8 ]! x( ]说话得罪人,不一定非得起正面冲突,口出恶言。很多时候,即便我们心里没什么恶意,但是表达和思路出了问题,还是会让对方觉得不舒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有三种暗示最容易让人觉得不舒服。哪三种呢?/ |# m0 l% _5 e8 {, n/ `) `7 Y
第一种,对别人说话用评价的口吻,想表示关心,但是别人听起来像是指手划脚。比如你的同事工作出色,拿到了奖金,你称赞一句“真棒!祝贺你”这没毛病,但如果你用评价的口气说“做得不错”,甚至还要发表一些对他工作的点评和建议,那你就可能得罪人了。因为当你评价别人的时候,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传递给他人的潜台词都是“我的地位比你高”。这样说话当然容易得罪人。4 _. b- ?/ z/ T' r1 ?
第二种,降低事情的重要性,想表示安慰,但是别人听起来很冷漠。比如有人遇到困难,我们可能会说“没事啦,我是过来人,会过去的”。这么说就降低了事情的重要性,我们以为是在安慰对方,但从对方的角度看,却更像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 b$ a- p8 T$ u- o, @$ U第三种,说话不直接表达诉求,想委婉礼貌,别人可能会误以为你暗藏心机。比如有人发微信喜欢先问一句:“在吗?”或者求人办事之前先问一句“你什么时候有空?”这样问是怕打扰对方,但对方一旦表示有空,就意味着很难拒绝你的要求,这就有点绑架的味道了。所以你明明是想要礼貌地求人帮忙,最后却变成了他人眼里的别有用心。
7 N: ]% A) N; b! T( ^# E这三种说话的误区,我们该怎么破解?这里教你一个小诀窍,把焦点放在“人”身上。
2 q9 c' W1 v8 w% T! f- X7 X( w首先,当你想要评价别人的时候,试试以自己的感受为出发点。比如,“你这人怎么这样啊”是一个让人不舒服的评价,如果改成描述自己的感受,说“你这样让我很难做”,听起来就会好一点。因为我们无权评价别人,但是转换成陈述自己的状态,既能说明问题,又不至于得罪人。前边说到的那个祝贺同事的例子里,你就可以说“真棒,我要是像你这么有才就好了”。既表示祝贺,又避免了评价。
. N! v& C; n2 W3 @7 \其次,要怎么避免给人留下漠不关心的印象呢?就是在安慰别人的时候,也要强调人的感受。比如前边说过,一个说话的误区是安慰别人时说“别难过,都会过去的”,还不如说“我知道你花了很多时间和心血,结果变成这样,真是非常可惜”。这种表达显得就比较温暖,因为是以个人为重。9 \$ ?4 F; X+ Z* `( d
最后,当我们求人办事的时候,一定要第一时间把要求说清楚,对方才好确定这个人情该不该给。所以,一定要把想办什么事、有什么地方需要帮忙、事情的来龙去脉、哪些方面有顾虑、有什么实际的好处等等跟人说清楚,才算是尽到了求人帮忙的义务。/ v8 S* C N# c% O: T4 k# X' \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觉得,说句话为什么要顾虑这么多?只要我是无心的,那么有些话就算对方听了不高兴,也只能怪他玻璃心。但是,沟通这件事,本来就是一个不厌精细的过程。那些说话让我们觉得舒服的人,不一定是因为他们口才特别好,而是他们能预见到话里可能会伤人的地方,并且预先进行了改造。所以,会说话其实是来自好用心。这个观点供你参考。
4 t2 Q0 e& B2 r* S" E3 B本文源自:《好好说话》
# ~0 x# V: W2 V4 A8 `% a H! |& n
; S q+ T+ J" S: M&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