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9167
收起左侧

每一段话,都是美味的鸡汤

 楼主| 2017-3-16 01:57: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1、在我面对面跟你交代一件事的时候,你要梳理清楚做事的重点,然后说:明白了。要说得斩钉截铁,干脆利落。在我用微信给你交代工作的时候,你要理解任务,并且第一时间回复:收到。我心里才会踏实。在我或者其他前辈给你讲一件事的时候,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你要先全部听完,等对方讲完了,再表达你的看法或者发问。在开会和讨论的时候,你要记下相关事宜,记在本子上,因为你不可能靠脑子记住所有的细节和灵感。在执行工作,尤其是需要其他人配合的时候,你要多思考、多询问,没有人会讨厌好学、努力的人,只要你够谦虚,你的“老师”就会很多。在上交工作的时候,你要超出预期,不需要每次都以达成目标为上限,但是如果你不能超出预期,你的职业发展空间,也就这样了——献给每位刚刚走进职场新生的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2017-3-16 18:52: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有人说,从生理学和遗传学的角度来看25岁是一个人生命的分水岭,因为人体产生自由基的速度开始超过了你清除自由基的速度。也就意味着你的衰老的来临,然而面对着1992年之前出生的各位来说,从这个角度你们的中年真的来了。刚刚入职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抱着自己的幻想,觉得自己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然而等两三年之后就会发现,自己能做的是那么有限,曾经的宏图壮志不过是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一点点事情而已。你最大的感觉可能就是在城市中生活的期望以及无情打脸现实的巨大的差距。好不容易在城市有了户口,或者拿到了居住证,想着自己可以买个房子避免被包租婆呼来喝去的生活的时候,回头看到了房价,再看看自己的存款,最大的感觉是还是回去接着租房吧。以前有了个2000元的花呗都觉得是个幸福,现在拿着十万额度的信用卡觉得也就那么回事,因为再大的额度也要还的。所以所谓的信用额度只是每个月用来周转一下的手段而已。你生活的意义已经从生活,从奋斗变成了活着,过着,仅此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2017-3-17 11: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年12月,她看了一套房子,二手的楼梯房,算下来要320万,她觉得房子真的有点旧了,犹豫了一下午,房子就被另一个买家抢了。这一耽误,就到了去年4月,相差5个月,那套房子已经涨到了450万。这130万的差价,她得挣三四年。今年春节,她回老家,见了几个同学,大家都问她买房了吗。她只能苦笑。那些曾经能力不如她、努力不如她的人,留在家乡,都买了一两套房了。她就坐在那里,静静地听着大家很high地讨论,“你的房涨了多少万”,“我的学区房赚翻了”……回家的路上,想起自己曾经是那么风光的高材生,哭了……她突然对这一切有点腻了。她决定离开北京了。走的时候,她本以为在这里待了这么久,一定会特别舍不得。结果发现,这些年,为了省钱买房,她啥都没买,连衣服都没几件,三个箱子就把所有东西都装了。离开就离开吧,反正北京也从来不是自己的。想想也挺可悲的。对北京,我们就像一场单恋。喜欢这里,因为有很多有趣的人,有值得我们奋斗的事业。我们也想安定下来,我们也想有归属感。但是这个归属感,越来越贵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2017-3-18 09: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梦在心怀绚烂的年月,一个人,也能独自盛开。总是会在最艰难的时候,遇到最坚强、最优秀,最美、最好的自己。输不掉的自信,不低首的姿态,眼泪自己擦,苦累自己扛。也曾不谈悲欢、不问结果地努力过,也就无悔一场人生盛年。心目中,幸福是花开的模样,安暖是阳光的方向;做一朵向阳的花,持心向暖,不畏忧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2017-3-21 16: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事情在逐渐变化,比如我们凸起的肚腩,冒起的白发;一些事情基本没怎么变,比如我们的收入;一些事情翻天覆地,比如房价。我们所处的世界,仿佛一切都在上涨,唯独我们自身在不停下坠。很早我便发现,我们对世界认知的界限,在被房价逼迫的不断后退。而一旦到底某条底线,量变便会发生质变。岁月催人老,房价更催人老。只不过前些年,还可以带着微弱的希望死皮赖脸待在灯红酒绿之地,按现在的走势,又有多少人只能含着眼泪离开?从未有其他事物,可以让自认为勤奋、坚持、优秀的我们,深刻感受到自身的卑微了吧。能看到趋势的,可能现在就已经在准备。看不到的,只能一日一日等待未来的到来,幻想着“问题肯定可以解决的”。梦想早已经被碾碎,我们都被迫以最庸俗的方式活着。最可悲的是,可能还会嘲笑又一个前来询问的年轻人,“你傻呀,居然会有在城里买一套房这种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可是,在自己喜欢的城市,有一个自己的家,不应该是最朴素的一个想法么?是什么时候开始,居然变成了梦了呢?我也不知道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2017-3-21 16: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觉得自己活的太累,实际上可能是因为他们太闲了,人是不能闲的,一闲就会想太多,就会感情泛滥。所谓矫情屁事多,空虚寂寞冷,都是因为懒散堕落闲。”我震惊了,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对于「闲着」的恐惧和不接受已经严重到这个程度了。我们把「不努力」等同于懒散堕落,一个所谓优秀品质的缺失,被当做了弱点和甚至原罪。成年早期的人们,「努力奋斗」成了生活的全部。甚至人们还会用“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努力”的鸡汤来激励自己。人们好像从一生下来就被要求奔跑着,要努力。所有人都告诉你,人生就像在游泳啊!不能停下来!停下来就会死!(停下来还可以飘着啊。)被这种“努力”的鸡汤喂养着,现在我们的努力可能不是出于我要追求某个目标,而是纯粹的为了努力而努力,或者说,我们也许是努力成瘾了。「努力成瘾」就这样被人们病态地接受着。并且那些「不努力」的人,则不被社会容忍,甚至被自己厌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2017-3-21 16: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面子,你明知要起来困难,还必须要,因为只有要了你才心安。你的好朋友遇到了暂时的困难,去你家借钱,你手里若有钱,也许会慷慨相助;你手里若无钱,也许你会觉得双方都没有面子。因为任何一个人在别人面前说出借钱的话,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一是怕伤自尊,二是怕被拒绝,这可都是涉及到面子呀!有时候该要面子了,你没有条件,即使“打肿脸,也得充胖子”!因为这些面子,关乎到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友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2017-3-22 09: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野心与欲望,沮丧和无助成为都市年轻人的伴生成本。你是否也有某个瞬间突然感觉到:“自己不是独一无二的主角,而是有成了配角的感觉”。甜蜜与幸福这种事情,有一种奇妙的困境,就是你只能抽离着悬空去看待这一切的时候,才能发现其中的美好,而如果你真的处于其中,那些细碎的、世俗的乐趣与幸福很容易让你厌倦又不屑。一群又一群年轻人,从山川湖海奔赴都市,在繁华又严酷的城池中,逢迎或者坚持。他们被都市的灯火感召,也终于被日常的琐碎消耗。他们白天操持着宏大的术语,行走在巍峨的写字楼间,夜晚却必须回到城郊恓惶的隔断房,他们在得意和绝望之间周而复始地摇摆,时而觉得一切辉煌都唾手可得,时而沮丧地发现一切都与自己无关。这一切都是大都市的魅力之一,它酷烈又傲慢,只负责提供可能性和宽容,不负责对任何人抚慰或者谄媚。正如那句歌词:“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2017-3-23 10: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虐我一千遍,我待生活如初恋。——不是我们贱,以善回报生活。而是生活就是这么个样子,生活是所有人的后娘,她会狠狠关上你的门,再掩死你的窗,捎带脚再用门板,夹一下你的脑壳。千万不要和生活赌气,赌气你就输了。每个人,比如一粒种子,都是深埋于大地之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然而正是这压力让种子成长,破土发芽,最终长成普普通通的小草,或是参天大树。没有哪粒种子,不管自己的成长,只顾和泥土呕气:你敢压我,我就死给你看。腐烂于大地之下,不是种子的选择,也不应该是我们的。我们的人生,只属于自己。只有我们自己,才能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忘掉公平,我们就成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2017-3-25 01:25: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代父母很多是70、80后,我们接受了完整的应试教育,更清楚地知道,知识和技能的娴熟并无意义。只要会使用计算器,别说三位数加减法,开根号也是so easy。所以,何必让幼小的孩子,争分夺秒,用大量时间去做毫无意义的比拼。道理都懂,可我们依然马不停蹄。为什么,因为你就是觉得我不能掉队。资源总归是有限的。就算人人有份,先到的人也能挑到更好的。这点来看,纵使时代进步,我们和父母并无二致。我们总嘲笑他们不排队,上公交、地铁一窝蜂地往上挤,那是因为,他们真正经历过极度匮乏,不拼命挤,可能真就上不去车,而下趟车还会否抵达终点?谁也说不好。所以,当我们争抢着买房,排队报各种班,这又有什么差别呢?教育本该是无用之学,可当我们投入这场成本高昂的军备竞赛,我们就是将其视作工具,看成通向明日更好生活的路径,当做面对巨大不确定的安慰。生活不该有成败,它不过是一种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点推荐

与你快乐分享

关注公众号

手机端访问

客服联系时间:9:00-20:00

QQ:306844925

温馨提示:有疑问请联系客服,我们会第一时间答复

运营中心: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湛江镇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 桂ICP备18007810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